(接前文……柯倩華老師的談話:)
小孩子其實跟「詩」是很接近的,有的時候講出來的東西很有詩的涵意。我覺得文字的美感是我們現在比較缺乏的。 但是,繪本做到文字精簡的要求,字很少又要考慮很多意義及發音,用各種文學手法使每一個字都變得「很飽和」,意思就是它有很多可以延伸的想像空間和涵義,這其實很像詩的語言。
然後再來是「形」。像我們台灣的繪本作家李瑾倫,有一本叫《子兒吐吐》,講一個小孩,他吃東西很快,所以他吃木瓜的時候,把所有子兒都吞到肚子裡。把子吞到肚子裡會怎樣?別的小朋友告訴他:「會長樹!」本來他是覺得很害怕、很難過的,後來他開始想,有沒有什麼可能的好處,比方說夏天的時候很涼快,身邊的人也會覺得很涼快,所以大家都跑到他身邊來,在他樹下乘涼。而且木瓜樹會長木瓜,所以長出木瓜就可以分別人吃,這樣其他小朋友就會很高興。然後畫面上就有很多小朋友開始模仿他吃水果子,有的吃龍眼,有的吃蘋果,因為這樣可以交換,他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。他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,所以他就趕快回家準備長樹。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很多很多的水,然後趕快上床睡覺,而且他還倒過來睡,就是頭朝床尾,因為這樣樹長出來才不會碰到牆壁啊!這一切的辛苦都是為了樹好。結果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,有沒有長出來﹖沒有,這就是我其實要講的。這幾個字「? 沒有?!怎麼會?!」都變成這麼大。大大的問號在上面,又粗又黑的字。這個在表示什麼? 表示這些字在發出那個情緒跟感覺,很驚訝、然後很失望,有一個強烈的情緒,跟其他部分的情緒不同。這其實也是我們平常對文字的體會,只是我們比較會忽略掉這部分細微的感受。
我翻譯的《南瓜湯》裡,有一隻小鴨子要去偷拿牠朋友的湯匙。因為牠很矮,所以牠就去兜湯匙,結果湯匙就被牠弄得掉下來。在畫面上,你會看到「筐啷」兩個字在最上面,然後一個大大的驚嘆號,然後湯匙「霹哩啪拉」掉下來。字的排列就很像那個湯匙從上往下掉下來,而且從大變成小。那些字的本身帶來一種感受,我們對字應該要有感受。我覺得字應該要有美感,而不只是意義的問題。我覺得這會影響到我們說話,或者是寫字。這不只是意義的傳遞,還有情感的部分。像這樣子透過圖像,小孩子就非常容易理解。
肆、結論
至於「感受」,除了剛才提到創作者的設計以外,還有就是講故事的人。我們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,我們的語調、語氣、態度、眼神、還有表情,傳遞情感在語言裡面,不只是在詮釋那本書而已,我們其實還傳遞了我們對孩子的情感。小孩會感覺體會到,而且這個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且重要的。孩子在閱讀的整個活動歷程裡面,很重要的不僅是知識傳遞,還有心靈的部分。我覺得情感教育和心靈教育的重要性絕對不輸知識教育,這在兒童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。所以總體而言,繪本是依照小孩子的特質和方式,幫助他能掌握各種學習的能力,然後開拓他們的視野。他們可以用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,去體會人性,也體會整個人類的文明。
曹俊彥老師:
************
我要談的部分是「圖像閱讀」,小孩剛剛出生的時候,眼睛只能感覺到一些光影的刺激,慢慢的才可以看到形像,然後分辨遠、近、大、小。科學家發現,幼兒一開始對明暗的感受力最強,對於色彩的感受力則是慢慢發展出來的。最近信誼基金會引進只有黑跟白,或者是黑中白、白中黑的圖畫書。我們對幼兒的瞭解越多之後,圖畫書的編寫也跟著改變。幼 兒視覺開始可以看到遠、近、大、小的時候,他的認知還不知道那個叫做「大」、那個叫做「小」,要透過跟這些東西的互動,以及生活上的各種接觸之後,他才能夠真正的瞭解什麼是 大、小、遠、近。小孩子的眼睛能夠看到大、小、遠、近,以及各種色彩之後,圖像的閱讀 能力就已經具足,能夠藉由圖像來學習獲得生活能力。所以我們會花很多的精神、資源,編繪本給小朋友看,認為小孩子藉由圖畫書,可以提早開始閱讀。
其實不只是幼兒,成人在生活中也用了非常多的圖像。在臺北坐捷運,只要你認對了色彩,不會走錯路。在高速公路上,如果看到「一雙筷子、一個叉子、一個盤子」的圖像,遠遠的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休息站,圖像是一閃而過,一般人在閱讀圖畫時常常能夠一目瞭然。「圖像閱讀」跟「文字閱讀」不同,讀圖像的時候,你的眼睛,要先看左邊再看到右邊,或者先看右邊再看到左邊,相當的自由;但是在閱讀文字的時候,就得從第一個字,一字一字讀下來,有一定的順序。有些圖畫也會有這樣的情形,但是這是一般在閱讀文字跟圖畫的不同。再者,閱讀圖像是自發性的本能,而文字閱讀的能力一定要經過學習暸解符號及語言本身的結構。當然,幼兒並不是只讀圖畫,而是跟正常生活一樣─視聽同時進行,所以繪本這樣的設計,我們稱為「完整學習型態」。一般學習都是經由舊的經驗來建立新的經驗,透過圖像的閱讀,小朋友從圖像裡,先看到一些身邊的動物、一些簡單的日用品,慢慢由這些擴展到家裡的其他事物,然後到社區的環境、學校、到社會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小孩子可能還沒有去過動物園,但是在圖畫書裡面看到長頸鹿脖子長長的樣子,當有一天你帶他去動物園的時候,小孩子就非常有成就感的說:「耶!那是長頸鹿!」
「圖像」是什麼? 在大自然中的實物是立體的,會因為光線變化而改變形狀。可是當它變成圖畫的時候,它是平面的。我曾經寫生畫魚,畫好了之後,想看看到底畫得像不像呢? 就擺在那邊讓貓來看,結果貓走過來走過去,根本不看圖畫,因為對牠來講是一個平面,我 們一看那是一條魚,而且被那條魚的色彩,引出那個香味的回憶,但對動物來講不會。另外, 我們寫一個「貓」字,這個「貓」字,到每一個人的腦袋裡,想出來的貓都不一樣,文字上 可以用一個「貓」字來代表。「貓」這是字,只是一個抽象、概念化的貓,比如一位作者叫我畫一隻貓,放在書中。我畫一隻白貓,他說:「我不要白貓。」那畫一隻黑貓好不好?他 說:「也不是黑貓。」所以,「貓」這個字,可以涵蓋很多種概念。但是以畫來講,它必須 是一個具體的表現,那隻貓是站著、躺著,或者是正在吃東西。所以,「貓」字是一個概念,文字的表達上是這樣,但是圖畫不能只是一個概念。
我們回到繪本的討論。剛才提到,圖畫書能加深親子之間緊密的關係,你要懂得跟小孩說話,要懂得跟他玩。以前在教育不普及時候,有些媽媽常常以為跟小孩子講話要講一些囝仔話、傻話,那是錯誤的。圖畫書提供媽媽親子之間的話題。圖畫書也提醒媽媽,要跟小孩一起玩,因為一起玩的當中,小孩的智慧在增長,感情會加深。在圖畫書裡面,有的把親子之間的遊戲做出來。我們跟小孩子玩「躲貓貓」,日本話叫「いない いないぼあ」 (不在、不在,哇!)就是先遮起來感受看不見的情形,然後突然間「ぼあ」的一聲翻開讓孩子看到的遊戲,這可以幫助幼兒瞭解看不見卻「存在」的抽象觀念,是相當有功能的一種遊 戲。所以透過《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》這本書,它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動物,如小貓、老 鼠原來是躲著,然後出來,最後變成小孩躲著,然後出現。
在圖畫書裡面,讓小孩唸兒歌,唸押韻的文字,或者故事裡的角色名稱,都有讓他玩發音的設計。比如有一本書叫《永遠吃不飽的貓》,那一隻貓的名字叫「咔茲、咔茲」,是吃東西的聲音,因為這本書用了擬聲字,小朋友很喜歡。其實圖畫本身,也會讓你感覺聲音,福音館有一本書,書名是《カニツンツン》,那位日本作家已經過世了,他生前到世界各國蒐集了很多很有趣的東西,寫成詩,這首詩整篇沒有意義,就是聲音的節奏,這些聲音的 節奏是「トツチン ツン トツチン ツン トチチリツン トチチリトン」毫無意義的聲音,但是這些聲音,是把小孩遊戲的時候用到的聲音,譬如說,在玩猜拳的時候, 有的人會喊 「ぐーう ちょき ぽぁ 」,他把這些聲音容納進去,把印第安酋長的名字也用進去。說不定將來我們創作類似作品的時候,也可以將「唵嘛呢叭彌吽」都寫上去,這些東西唸起來本身就很有節奏,再請畫家來畫這些抽象的東西, 讓抽象的語言跟抽象的圖像來做結合,讓小孩子接觸,這是非常有趣的。
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幻燈片。
(編按:以下是曹老師在現場放映幻燈片,同時配合每張幻燈片進行講解。)
◆剛才講,同樣的貓,牠的造型會因為故事、畫家不同,表達出來的也會不同。首先看這本書,《一百萬隻貓》,他用木刻作插圖,只有黑白表現,他用很多的黑貓來襯托那一隻白貓。這一本書很有趣,一大群貓都希望被收養,都認為自己是最漂亮的,互相打了起來,結果最後只有留下來一隻──不敢跟人家打架的貓。
◆另外一本書,講睡午覺。貓的造型用線條勾勒,像漫畫的方式。故事開始時是阿媽在曬被,貓跑過來躺在上面,阿媽才發現原來這裡很舒服,她也在上面睡著了,後來很多動物也通通跑來睡。在圖畫書裡,小朋友可以接觸到各種非常不一樣的畫風,包括材質、造型的表現。
◆接下來這一隻貓,開始擬人化了,還提著包包出門。這一本《小貓玫瑰》是信誼基金會的翻譯書,這隻貓跟牠家族的貓,因為毛色和個性完全不同而被排斥,結果後來牠變成人人想看牠表演的一個明星,是以較率性的筆觸畫的。
◆再來,這一隻賣東西的貓,甚至還穿起衣服來,牠跟人已經是平起平起坐了。在圖畫書的世界裡,那些動物都是小朋友的好朋友。為什麼在圖畫書裡,會用動物來當主角?因為借用動物的造型,牠的個性可以非常明顯,通常童話趣味的故事,較多以擬人化的動物來作主角,角色的個性可以更加突顯。
◆接下來這隻貓,是一個藝術家,牠的畫有米羅的抽象味道,這本書叫《愛畫畫的貓》, 也是信誼基金會出版的。有時候圖畫書裡面的內容,不只插畫本身引導小孩子接觸藝術,它 的內容本身也在引導小孩子去接觸不一樣的藝術。可能有些成人會認為小孩子只能欣賞寫實的畫,其實很多小孩子有能力欣賞各式各樣不同的畫。
◆這本書叫做《抱抱》,小孩子常常會吵著媽媽說:「要抱抱!」忙碌的媽媽常說:「等 一下,媽媽在忙!」 (下一張) 他又說:「媽媽,媽媽,抱抱!」「你看,媽媽正在洗衣服啊!」一會兒那個小孩子又跟過來:「媽媽抱抱,媽媽抱抱啦!」媽媽還是說:「啊!等一下啦!」 (下一張)他還是叫媽媽抱他,結果媽媽還在洗盤子。終於媽媽忙完了,她說: 「耶!剛才說要抱抱的孩子在那裡呀!」(下一張) 「哇!已經睡著了。」這樣子的故事,好像也在替小孩子說:「需要抱抱,你怎麼不抱?」同時也讓幼兒瞭解到,其實媽媽很忙,他要學會體貼媽媽,他要懂得去體諒別人,這是一個學習過程。
▼小學館出版,黑井健作、 繪的《 だつこだことかつてかつて》,主要對象為一 至三歲之兒童。
◆圖畫書裡面可以引導小孩子做很多不一樣的想像,《五味太郎》這本書裡告訴小孩子穿鞋子的方法:「穿鞋子不能急急的穿,你要先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東西,說不定奶奶在裡面睡午覺,說不定裡面有很多數學課題,說不定裡面正在下雪……。」圖畫有直接說明的功能,有很多觀念用文字講了又講了,小孩子也不一定能懂,但是用圖畫一說明,他就知道了。 而且有時候用文字講,趣味性表現不出來,換成圖畫趣味性就自然呈現出來了。
◆這一本是講,我們搬家搬到一個新的地方,都會到隔壁的鄰居家去打招呼,帶個小禮物去,對方覺得拿人家的禮物不好意思,就回禮,結果回過來回過去。小孩子在看這本書時, 每次送東西過去的時候,就會去檢查圖畫看看上一次送過去的東西還在不在,是不是真的搬過去了。故事的最後雙方都把小孩子也送給對方了,還說︰「我的小孩子習慣跟我一起睡, 所以我也跟著一起搬過去吧!」結果是兩家互相對調。在這本書裡面不單單告訴小孩子這種有趣的人情事故,同時也讓小孩子接觸到幽默。
主持人杜正民館長:
******************
剛剛提到了用咒語作語言節奏的圖畫書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。我相信咒語本身事實上有很多的意義,尤其像曼達拉,它本身可以表現很深層的涵意在裡面。我想到繪本一個未來的發展,美國花了很多的經費,在網路繪本上作了很多的計畫,在學齡兒童做了很多的網路的互動學習計畫,而且它的互動性比紙本來得更直接,小孩能夠去應用很多的資料去創造,小孩是作者,繪畫者也是創作者,最重要是讓他們學習到一個很好的概念:在網路上你可以去創作,你失敗了也沒有關係,因為他裡面可以讓你一直從失敗中學習,這也是未來很好的一個發展。
(以下開放現場討論)
Q :現在有一種把繪本拍成錄影帶的出版品,剛剛提到繪本是從玩具到書,讓小孩去接觸書的最初開始,不曉得老師們對這種已經拍成錄影帶的繪本,到底能不能也達到同樣的功能,或者更好?還是覺得有些利弊得失,想請教一下幾位老師看法。
A :(由曹俊彥老師代表回答)
有一個觀念很重要,圖畫書雖然是讓幼兒接觸這個世界的一個很好媒介,但是它不是全部。圖畫書讓小孩知道很多事情,藉著圖畫書去認識這個世界。但是把圖畫書作成錄影帶,變成動畫,小孩完全被動的在看、在聽。雖然幼兒在看的時候,也可以去享受美感與趣味,但是藉著這個機會跟家長之間談話的互動就沒有了,因為講圖畫書的人可以依照孩子的節奏去講,但是錄影帶不會等,所以它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比較差。不過,在讀過繪本之後,讓他藉影帶去回憶,其實還是很好的,反過來先看錄影帶再看書也一樣是很好的。有些繪本,像剛才提到的《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》,或者是《棕色的熊、棕色的熊,你在看什麼?》是借由翻頁產生的趣味性,把它變成錄影帶的時候,那個機能就不見了。而且翻頁時有一個空間讓小孩子去思考。每一本繪本的情形都不一樣。而錄影帶的導演在取景、運用鏡頭時,有時他覺得重點是這個部分,鏡頭便只照這個部分,沒有照到整體的書。事實上,導演已經等於是另一個詮釋者,跟讀者直接去看書的時候又不一樣,我們不一定是要按照他的詮釋的方式去看那本書。在效果上,一種是影帶,一種是書的文本,各有特色,也各有限制,不能夠互相取代,只是在使用或運用上,盡量去發揮各自的長處,同時是互補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,他先看過影帶以後,因而對那本書非常的感興趣,甚至懂得兩個版本互相做比較,這也是很好的效果。
【全文轉載自:http://www.chibs.edu.tw/lib/sissue/html/p39_54.htm】
小孩子其實跟「詩」是很接近的,有的時候講出來的東西很有詩的涵意。我覺得文字的美感是我們現在比較缺乏的。 但是,繪本做到文字精簡的要求,字很少又要考慮很多意義及發音,用各種文學手法使每一個字都變得「很飽和」,意思就是它有很多可以延伸的想像空間和涵義,這其實很像詩的語言。
然後再來是「形」。像我們台灣的繪本作家李瑾倫,有一本叫《子兒吐吐》,講一個小孩,他吃東西很快,所以他吃木瓜的時候,把所有子兒都吞到肚子裡。把子吞到肚子裡會怎樣?別的小朋友告訴他:「會長樹!」本來他是覺得很害怕、很難過的,後來他開始想,有沒有什麼可能的好處,比方說夏天的時候很涼快,身邊的人也會覺得很涼快,所以大家都跑到他身邊來,在他樹下乘涼。而且木瓜樹會長木瓜,所以長出木瓜就可以分別人吃,這樣其他小朋友就會很高興。然後畫面上就有很多小朋友開始模仿他吃水果子,有的吃龍眼,有的吃蘋果,因為這樣可以交換,他成為大家模仿的對象。他覺得這是很好的事情,所以他就趕快回家準備長樹。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喝很多很多的水,然後趕快上床睡覺,而且他還倒過來睡,就是頭朝床尾,因為這樣樹長出來才不會碰到牆壁啊!這一切的辛苦都是為了樹好。結果這樣折騰了一個晚上,有沒有長出來﹖沒有,這就是我其實要講的。這幾個字「? 沒有?!怎麼會?!」都變成這麼大。大大的問號在上面,又粗又黑的字。這個在表示什麼? 表示這些字在發出那個情緒跟感覺,很驚訝、然後很失望,有一個強烈的情緒,跟其他部分的情緒不同。這其實也是我們平常對文字的體會,只是我們比較會忽略掉這部分細微的感受。
我翻譯的《南瓜湯》裡,有一隻小鴨子要去偷拿牠朋友的湯匙。因為牠很矮,所以牠就去兜湯匙,結果湯匙就被牠弄得掉下來。在畫面上,你會看到「筐啷」兩個字在最上面,然後一個大大的驚嘆號,然後湯匙「霹哩啪拉」掉下來。字的排列就很像那個湯匙從上往下掉下來,而且從大變成小。那些字的本身帶來一種感受,我們對字應該要有感受。我覺得字應該要有美感,而不只是意義的問題。我覺得這會影響到我們說話,或者是寫字。這不只是意義的傳遞,還有情感的部分。像這樣子透過圖像,小孩子就非常容易理解。
肆、結論
至於「感受」,除了剛才提到創作者的設計以外,還有就是講故事的人。我們唸書給小孩聽的時候,我們的語調、語氣、態度、眼神、還有表情,傳遞情感在語言裡面,不只是在詮釋那本書而已,我們其實還傳遞了我們對孩子的情感。小孩會感覺體會到,而且這個對他們的影響是非常深刻且重要的。孩子在閱讀的整個活動歷程裡面,很重要的不僅是知識傳遞,還有心靈的部分。我覺得情感教育和心靈教育的重要性絕對不輸知識教育,這在兒童閱讀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。所以總體而言,繪本是依照小孩子的特質和方式,幫助他能掌握各種學習的能力,然後開拓他們的視野。他們可以用這種由淺入深的方式,去體會人性,也體會整個人類的文明。
曹俊彥老師:
************
我要談的部分是「圖像閱讀」,小孩剛剛出生的時候,眼睛只能感覺到一些光影的刺激,慢慢的才可以看到形像,然後分辨遠、近、大、小。科學家發現,幼兒一開始對明暗的感受力最強,對於色彩的感受力則是慢慢發展出來的。最近信誼基金會引進只有黑跟白,或者是黑中白、白中黑的圖畫書。我們對幼兒的瞭解越多之後,圖畫書的編寫也跟著改變。幼 兒視覺開始可以看到遠、近、大、小的時候,他的認知還不知道那個叫做「大」、那個叫做「小」,要透過跟這些東西的互動,以及生活上的各種接觸之後,他才能夠真正的瞭解什麼是 大、小、遠、近。小孩子的眼睛能夠看到大、小、遠、近,以及各種色彩之後,圖像的閱讀 能力就已經具足,能夠藉由圖像來學習獲得生活能力。所以我們會花很多的精神、資源,編繪本給小朋友看,認為小孩子藉由圖畫書,可以提早開始閱讀。
其實不只是幼兒,成人在生活中也用了非常多的圖像。在臺北坐捷運,只要你認對了色彩,不會走錯路。在高速公路上,如果看到「一雙筷子、一個叉子、一個盤子」的圖像,遠遠的你就知道這是一個休息站,圖像是一閃而過,一般人在閱讀圖畫時常常能夠一目瞭然。「圖像閱讀」跟「文字閱讀」不同,讀圖像的時候,你的眼睛,要先看左邊再看到右邊,或者先看右邊再看到左邊,相當的自由;但是在閱讀文字的時候,就得從第一個字,一字一字讀下來,有一定的順序。有些圖畫也會有這樣的情形,但是這是一般在閱讀文字跟圖畫的不同。再者,閱讀圖像是自發性的本能,而文字閱讀的能力一定要經過學習暸解符號及語言本身的結構。當然,幼兒並不是只讀圖畫,而是跟正常生活一樣─視聽同時進行,所以繪本這樣的設計,我們稱為「完整學習型態」。一般學習都是經由舊的經驗來建立新的經驗,透過圖像的閱讀,小朋友從圖像裡,先看到一些身邊的動物、一些簡單的日用品,慢慢由這些擴展到家裡的其他事物,然後到社區的環境、學校、到社會。舉一個簡單的例子,小孩子可能還沒有去過動物園,但是在圖畫書裡面看到長頸鹿脖子長長的樣子,當有一天你帶他去動物園的時候,小孩子就非常有成就感的說:「耶!那是長頸鹿!」
「圖像」是什麼? 在大自然中的實物是立體的,會因為光線變化而改變形狀。可是當它變成圖畫的時候,它是平面的。我曾經寫生畫魚,畫好了之後,想看看到底畫得像不像呢? 就擺在那邊讓貓來看,結果貓走過來走過去,根本不看圖畫,因為對牠來講是一個平面,我 們一看那是一條魚,而且被那條魚的色彩,引出那個香味的回憶,但對動物來講不會。另外, 我們寫一個「貓」字,這個「貓」字,到每一個人的腦袋裡,想出來的貓都不一樣,文字上 可以用一個「貓」字來代表。「貓」這是字,只是一個抽象、概念化的貓,比如一位作者叫我畫一隻貓,放在書中。我畫一隻白貓,他說:「我不要白貓。」那畫一隻黑貓好不好?他 說:「也不是黑貓。」所以,「貓」這個字,可以涵蓋很多種概念。但是以畫來講,它必須 是一個具體的表現,那隻貓是站著、躺著,或者是正在吃東西。所以,「貓」字是一個概念,文字的表達上是這樣,但是圖畫不能只是一個概念。
我們回到繪本的討論。剛才提到,圖畫書能加深親子之間緊密的關係,你要懂得跟小孩說話,要懂得跟他玩。以前在教育不普及時候,有些媽媽常常以為跟小孩子講話要講一些囝仔話、傻話,那是錯誤的。圖畫書提供媽媽親子之間的話題。圖畫書也提醒媽媽,要跟小孩一起玩,因為一起玩的當中,小孩的智慧在增長,感情會加深。在圖畫書裡面,有的把親子之間的遊戲做出來。我們跟小孩子玩「躲貓貓」,日本話叫「いない いないぼあ」 (不在、不在,哇!)就是先遮起來感受看不見的情形,然後突然間「ぼあ」的一聲翻開讓孩子看到的遊戲,這可以幫助幼兒瞭解看不見卻「存在」的抽象觀念,是相當有功能的一種遊 戲。所以透過《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》這本書,它提供了各式各樣的動物,如小貓、老 鼠原來是躲著,然後出來,最後變成小孩躲著,然後出現。
在圖畫書裡面,讓小孩唸兒歌,唸押韻的文字,或者故事裡的角色名稱,都有讓他玩發音的設計。比如有一本書叫《永遠吃不飽的貓》,那一隻貓的名字叫「咔茲、咔茲」,是吃東西的聲音,因為這本書用了擬聲字,小朋友很喜歡。其實圖畫本身,也會讓你感覺聲音,福音館有一本書,書名是《カニツンツン》,那位日本作家已經過世了,他生前到世界各國蒐集了很多很有趣的東西,寫成詩,這首詩整篇沒有意義,就是聲音的節奏,這些聲音的 節奏是「トツチン ツン トツチン ツン トチチリツン トチチリトン」毫無意義的聲音,但是這些聲音,是把小孩遊戲的時候用到的聲音,譬如說,在玩猜拳的時候, 有的人會喊 「ぐーう ちょき ぽぁ 」,他把這些聲音容納進去,把印第安酋長的名字也用進去。說不定將來我們創作類似作品的時候,也可以將「唵嘛呢叭彌吽」都寫上去,這些東西唸起來本身就很有節奏,再請畫家來畫這些抽象的東西, 讓抽象的語言跟抽象的圖像來做結合,讓小孩子接觸,這是非常有趣的。
接下來我們來欣賞幻燈片。
(編按:以下是曹老師在現場放映幻燈片,同時配合每張幻燈片進行講解。)
◆剛才講,同樣的貓,牠的造型會因為故事、畫家不同,表達出來的也會不同。首先看這本書,《一百萬隻貓》,他用木刻作插圖,只有黑白表現,他用很多的黑貓來襯托那一隻白貓。這一本書很有趣,一大群貓都希望被收養,都認為自己是最漂亮的,互相打了起來,結果最後只有留下來一隻──不敢跟人家打架的貓。
◆另外一本書,講睡午覺。貓的造型用線條勾勒,像漫畫的方式。故事開始時是阿媽在曬被,貓跑過來躺在上面,阿媽才發現原來這裡很舒服,她也在上面睡著了,後來很多動物也通通跑來睡。在圖畫書裡,小朋友可以接觸到各種非常不一樣的畫風,包括材質、造型的表現。
◆接下來這一隻貓,開始擬人化了,還提著包包出門。這一本《小貓玫瑰》是信誼基金會的翻譯書,這隻貓跟牠家族的貓,因為毛色和個性完全不同而被排斥,結果後來牠變成人人想看牠表演的一個明星,是以較率性的筆觸畫的。
◆再來,這一隻賣東西的貓,甚至還穿起衣服來,牠跟人已經是平起平起坐了。在圖畫書的世界裡,那些動物都是小朋友的好朋友。為什麼在圖畫書裡,會用動物來當主角?因為借用動物的造型,牠的個性可以非常明顯,通常童話趣味的故事,較多以擬人化的動物來作主角,角色的個性可以更加突顯。
◆接下來這隻貓,是一個藝術家,牠的畫有米羅的抽象味道,這本書叫《愛畫畫的貓》, 也是信誼基金會出版的。有時候圖畫書裡面的內容,不只插畫本身引導小孩子接觸藝術,它 的內容本身也在引導小孩子去接觸不一樣的藝術。可能有些成人會認為小孩子只能欣賞寫實的畫,其實很多小孩子有能力欣賞各式各樣不同的畫。
◆這本書叫做《抱抱》,小孩子常常會吵著媽媽說:「要抱抱!」忙碌的媽媽常說:「等 一下,媽媽在忙!」 (下一張) 他又說:「媽媽,媽媽,抱抱!」「你看,媽媽正在洗衣服啊!」一會兒那個小孩子又跟過來:「媽媽抱抱,媽媽抱抱啦!」媽媽還是說:「啊!等一下啦!」 (下一張)他還是叫媽媽抱他,結果媽媽還在洗盤子。終於媽媽忙完了,她說: 「耶!剛才說要抱抱的孩子在那裡呀!」(下一張) 「哇!已經睡著了。」這樣子的故事,好像也在替小孩子說:「需要抱抱,你怎麼不抱?」同時也讓幼兒瞭解到,其實媽媽很忙,他要學會體貼媽媽,他要懂得去體諒別人,這是一個學習過程。
▼小學館出版,黑井健作、 繪的《 だつこだことかつてかつて》,主要對象為一 至三歲之兒童。
◆圖畫書裡面可以引導小孩子做很多不一樣的想像,《五味太郎》這本書裡告訴小孩子穿鞋子的方法:「穿鞋子不能急急的穿,你要先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東西,說不定奶奶在裡面睡午覺,說不定裡面有很多數學課題,說不定裡面正在下雪……。」圖畫有直接說明的功能,有很多觀念用文字講了又講了,小孩子也不一定能懂,但是用圖畫一說明,他就知道了。 而且有時候用文字講,趣味性表現不出來,換成圖畫趣味性就自然呈現出來了。
◆這一本是講,我們搬家搬到一個新的地方,都會到隔壁的鄰居家去打招呼,帶個小禮物去,對方覺得拿人家的禮物不好意思,就回禮,結果回過來回過去。小孩子在看這本書時, 每次送東西過去的時候,就會去檢查圖畫看看上一次送過去的東西還在不在,是不是真的搬過去了。故事的最後雙方都把小孩子也送給對方了,還說︰「我的小孩子習慣跟我一起睡, 所以我也跟著一起搬過去吧!」結果是兩家互相對調。在這本書裡面不單單告訴小孩子這種有趣的人情事故,同時也讓小孩子接觸到幽默。
主持人杜正民館長:
******************
剛剛提到了用咒語作語言節奏的圖畫書,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創意。我相信咒語本身事實上有很多的意義,尤其像曼達拉,它本身可以表現很深層的涵意在裡面。我想到繪本一個未來的發展,美國花了很多的經費,在網路繪本上作了很多的計畫,在學齡兒童做了很多的網路的互動學習計畫,而且它的互動性比紙本來得更直接,小孩能夠去應用很多的資料去創造,小孩是作者,繪畫者也是創作者,最重要是讓他們學習到一個很好的概念:在網路上你可以去創作,你失敗了也沒有關係,因為他裡面可以讓你一直從失敗中學習,這也是未來很好的一個發展。
(以下開放現場討論)
Q :現在有一種把繪本拍成錄影帶的出版品,剛剛提到繪本是從玩具到書,讓小孩去接觸書的最初開始,不曉得老師們對這種已經拍成錄影帶的繪本,到底能不能也達到同樣的功能,或者更好?還是覺得有些利弊得失,想請教一下幾位老師看法。
A :(由曹俊彥老師代表回答)
有一個觀念很重要,圖畫書雖然是讓幼兒接觸這個世界的一個很好媒介,但是它不是全部。圖畫書讓小孩知道很多事情,藉著圖畫書去認識這個世界。但是把圖畫書作成錄影帶,變成動畫,小孩完全被動的在看、在聽。雖然幼兒在看的時候,也可以去享受美感與趣味,但是藉著這個機會跟家長之間談話的互動就沒有了,因為講圖畫書的人可以依照孩子的節奏去講,但是錄影帶不會等,所以它對於親子之間的互動比較差。不過,在讀過繪本之後,讓他藉影帶去回憶,其實還是很好的,反過來先看錄影帶再看書也一樣是很好的。有些繪本,像剛才提到的《いない いない ぼあ》,或者是《棕色的熊、棕色的熊,你在看什麼?》是借由翻頁產生的趣味性,把它變成錄影帶的時候,那個機能就不見了。而且翻頁時有一個空間讓小孩子去思考。每一本繪本的情形都不一樣。而錄影帶的導演在取景、運用鏡頭時,有時他覺得重點是這個部分,鏡頭便只照這個部分,沒有照到整體的書。事實上,導演已經等於是另一個詮釋者,跟讀者直接去看書的時候又不一樣,我們不一定是要按照他的詮釋的方式去看那本書。在效果上,一種是影帶,一種是書的文本,各有特色,也各有限制,不能夠互相取代,只是在使用或運用上,盡量去發揮各自的長處,同時是互補。你可能會發現有些孩子,他先看過影帶以後,因而對那本書非常的感興趣,甚至懂得兩個版本互相做比較,這也是很好的效果。
【全文轉載自:http://www.chibs.edu.tw/lib/sissue/html/p39_54.htm】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